陪診行業的誕生,與我國這一時期的經濟發展狀況、社會深度分工、人口結構變化關系緊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異地就醫需求的不斷加大,陪診服務越來越被需要,有溫度的、充當“臨時家人”的服務愈發顯得不可或缺。
據某頭部電商平臺的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陪診、陪護等相關養老行業入駐商戶數量同比增長達117.19%。“老人陪診”等關鍵詞搜索量同比增長達424.08%,訂單量同比增長95.07%。另外一組數字也顯示,截止到2022年10月, 10個月陪診相關新增的注冊企業,已超過過去4年的總和。由此可見,陪診服務行業發展,已經迎來了一個爆發式的增長周期。
2022年10月,由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主辦的醫療陪診員項目一經推出就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目前已經在北京舉辦了兩期培訓班,得到了學員的高度認可。2023年學會計劃聯合多方力量共同舉辦陪診行業發展論壇、研討會等活動,推動陪診行業職業化發展。
為切實解決社區居民,特別是老年人就醫陪診問題,豐富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為老服務內容,同時有效對接供需雙方,學會計劃面向老齡化程度相對較高的街道(社區)提供醫療陪診服務,掛牌醫療陪診員實踐站(暖心服務站),通過公益+市場的方式提供服務,倡導提供服務的陪診員每年至少為掛牌社區的困難老年人提供一次免費公益的陪診服務,在公益的基礎上再以低于市場平均價格提供優質的醫療陪診服務。
據悉,3月28日掛牌的西花市南里東區社區養老服務驛站是北京首家醫療陪診員實踐站(暖心服務站),掛牌后,社區居民可以通過驛站預約陪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