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稻田千重浪,又到一年秋收時”。金秋時節,在宅中鄉坑坪村層層疊疊的梯田里,放眼望去,金燦燦的水稻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喜人,空氣中彌漫著稻谷的清香,村民們在歷經春播夏耘的辛勞后滿懷喜悅地迎來了豐收的季節。
受地理環境影響,梯田里無法使用大型收割設備,這里仍然采用傳統的收割方式。村民們帶著鐮刀等傳統農具穿梭在田間地頭抓緊收割水稻,確保顆粒歸倉,沉甸甸的米穗壓著臂膀,豐收的喜悅顯露在村民的臉上。據悉,宅中鄉坑坪村土壤富含硒、鋅等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且在健康值范圍內,種植富硒富鋅農產品的理想區域,近年來,宅中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工作,大力打造硒鋅特色農業產業,取得了成效。 “我們村黨支部通過領辦合作社,流轉了700畝土地種植硒鋅特色農產品,同時通過高于市場價一倍的價格向農戶收購硒鋅大米,實現了村財增收、農戶增收的目標,去年農村人均收入增加12000元,村財增收35萬元,群眾口袋鼓起來了,村財也增收了,更有動力為村里做點事了。”宅中鄉坑坪村黨支部書記符良佺介紹。 為大力發展硒鋅特色農業產業,坑坪村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成立了柘榮縣鋅硒農業專業合作社,同時建成全縣唯一一個通過SC認證的大米加工廠,開發天然優質富硒富鋅大米、紅米、黃豆等十余種產品,成功注冊5個集體商標,不斷提高硒鋅特色農產品的附加值。 近年來,宅中鄉始終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的位置,堅決扛起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常態化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多舉措奏響“豐收交響曲”。今年,宅中鄉共種植水稻3000余畝,通過合作社運作可實現產值132萬元。如今,“硒鋅產業”已成為宅中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為深入推進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讓老百姓的“錢袋子”真正鼓起來,真正實現了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統一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