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廣東省湛江市的徐聞縣,是我國最大的菠蘿產地。我國平均每3顆菠蘿中,就有1顆產自徐聞。眼下,徐聞縣的菠蘿已經進入采收尾期。
在田間地頭里,不少農戶們正在忙著將最后一批成熟的菠蘿果實進行采摘、分揀、初包裝。不過多久,這些黃綠相間的碩果,就會發往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以及全國各省份。種植戶葉青紅介紹,自己管理的七八百畝菠蘿地,今年的產量就比往年增加了30%~35%。 今年,徐聞菠蘿果農普遍豐產豐收,據徐聞縣農業局統計,鮮果產量為歷年最高,約達79.6萬噸,比去年增加了4萬噸。鮮果產值也為歷年最高,約達到25億元。 產量喜人,徐聞菠蘿銷售的價格行情也普遍穩定,呈現1.3元/斤~2元/斤的穩定價格,收購均價達到1.5元/斤。目前,全縣菠蘿已經銷售約74萬噸,占年產量的93%。今年5月,廣東湛江出現部分疫情,在疫情影響的嚴峻形勢下,當地通過發放綠色通行證、暢通物流渠道、加強信息發布等舉措,保供應保暢通,確保菠蘿銷售渠道通暢。 為促進菠蘿產業高質量發展,徐聞縣將菠蘿加工作為延長菠蘿產業鏈的重點方向。在位于徐聞縣的一家加工廠里,工人們正在將剛剛采收來的小菠蘿進行切果,經過打包、冰鎮、冷鏈運送,24小時內,它們就能出現在各大城市連鎖超市的貨架上,供不應求。徐聞每年3~9兩重的小菠蘿生產不低于5萬噸,但是過去,因為客商收購菠蘿的定位在大果,這些小果屬于次品,常常爛在地里。如今,因為食用方便、果汁充盈,小菠蘿也在線上線下打開了新市場。 而就在前不久,徐聞在全國率先發布鮮切菠蘿團體標準,鮮切菠蘿示范加工設備也已在調試中,設備智能化、生產自動化,將令菠蘿加工工藝和產線,進一步得到升級。同時,徐聞以廣東省打造預制菜重點產業為突破口,推出菠蘿烤魚、菠蘿蝦仁等預制菜產品,“粵字號”+預制菜,在增加附加值的同時,使生鮮農產品的銷售季節延長、銷售范圍更廣。 4年來,徐聞菠蘿產量從58萬噸到70多萬噸,從滯銷到暢銷,從單一鮮果到多樣化產品。變化的背后,是廣東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策源地的建設,農產品大數據平臺建設,和廣東數字農業發展的成果。 同時,在國家政策的背景框架下,依托著一系列云對接、云采購等數字營銷活動,今年2月,徐聞菠蘿首次出口RCEP成員國國家新加坡。不僅深耕國內市場,同時也走向海外。今年4月,徐聞縣還推出了《促進菠蘿加工業發展的十條措施》,從用地廠房、品牌創建、科技研發、產品出口等十個方面給予扶持和獎勵。 如今的徐聞,菠蘿產業發展帶動農戶近5萬戶,帶動勞動力14.6萬人,近5年來人均GDP由23748元增至33676元。徐聞縣委書記羅紅霞介紹,接下來,徐聞會圍繞“數字化、國際化、產業化、金融化”發展目標,打好產業、市場、科技、文化“四張牌”,搶抓RCEP機遇,推動徐聞菠蘿“12221”市場體系2.0的升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