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第十四次全國民政會議以來,各級民政部門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深化改革創新,加快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養老服務體系、健康支撐體系,努力滿足億萬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美好愿景逐步化為現實
供給更加豐富
養老服務送到家門口
“您最近感覺怎么樣?有什么需求隨時跟我說?!弊罱鼩鉁伢E降,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三槐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來到空巢老人洪奶奶家中探訪,了解老人的身體狀況和需求。
特殊困難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面臨諸多困難,尤其是居家安全風險不容忽視。為此,江蘇省將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列入省級基本養老服務目錄清單,加大關愛力度。
江蘇省的實踐,是各地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縮影。2023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并發布《國家基本養老服務清單》,用清單化、標準化的方式將基本養老服務作為公共產品向全體老年人提供。在民政部的推動下,所有省份均已出臺實施方案和基本養老服務清單。
為提高養老服務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各地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推動各項優質服務資源向老年人的身邊、家邊和周邊聚集。
在重慶市江北區,張阿姨申請家庭養老床位后,家里配置了護理床和緊急呼叫器,專業護理人員還根據她的身體狀況和需求,量身定制照護計劃,定期上門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等服務。
據了解,“十四五”時期,民政部聯合財政部實施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已支持184個項目地區建設34.7萬張家庭養老床位,提供64.7萬人次居家養老上門服務。
中午時分,河北省石家莊市長安區談固街道建明社區幸福大食堂內飯菜飄香。居住在附近的老年人陸續前來用餐,不一會兒,食堂里就坐得滿滿當當。
針對老年人吃飯難題,民政部等11部門于2023年10月印發《積極發展老年助餐服務行動方案》。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了“養老機構+助餐”、“社會餐飲+委托服務”、“中央廚房+專業配送”等模式。
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營門口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幾位護理員精神飽滿,帶領十幾位老年人做健身操。
“這里環境溫馨、設施齊全、服務周到,彼此都很熟悉,孩子們很放心?!闭f起這個集全托、日間照料、康復護理等功能于一體的街道級為老服務綜合體,劉大爺贊不絕口。
“我們持續強化基本養老服務設施規劃建設,完善‘區有養老服務中心、街道有為老服務綜合體、社區有為老服務站、小區有為老服務點、家庭有居家養老服務項目’的五級養老服務體系,著力滿足老年人就近就便養老需求?!背啥际忻裾逐B老服務處處長唐敏說。
老年人需求在哪里,服務供給就在哪里。各地圍繞老年人服務需求,持續加強養老服務多元化供給。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達41萬個。
保障更加有力
養老不出村不離鄉
不離鄉土、不離鄉鄰,是大多數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心愿。2021年12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要求以村級鄰里互助點、農村幸福院等為依托,構建農村互助式養老服務網絡。
上午10點左右,江西省興國縣高興鎮老圩村的樂齡互助社開始熱鬧起來,老人們三五成群,或聊家常,或打牌下棋,或鍛煉身體,各得其樂。
這其樂融融的場景,是樂齡互助社的常態?!拔液屠习閹缀趺刻於歼^來,一待就是一天,午飯也在這里解決。”李大爺樂呵呵地說,以前只能在村里轉轉,自從村里成立了樂齡互助社,單調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了。
為破解農村養老難題,興國縣選取老年人相對集中的自然村,對村內閑置場所進行改造提升,成立樂齡互助社,打造黨建引領、專業照護、老齡互助、鄰里互助的農村養老服務模式。
今年5月,民政部等22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農村養老服務的指導意見》提出,縣域內要統籌采取優化整合公辦養老機構資源、改革公辦養老機構運營管理機制等措施,進一步提升轄區內公辦養老機構運營效率。如何強化公辦機構兜底保障作用?不少地方正在加快探索。
“在這里,吃穿不愁,還有人照顧,日子過得很安逸?!鄙綎|省高青縣王字屋中心敬老院的楊奶奶談起現在的安逸生活,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楊奶奶是一名特困人員,無兒無女,住進敬老院之前,一直獨自居住,日常生活面臨諸多困難。
為了讓老人們住得舒心,王字屋中心敬老院不斷改善硬件設施,提升服務質量,特別是今年,該敬老院對失能失智專區進行了改造提升,增加了30多張認知障礙照護床位。
得益于公辦養老機構改革,很多像楊奶奶一樣的老年人在養老機構開啟了幸福晚年生活?!拔覀儾粩嗉哟蠊k養老機構改革力度,除了探索公辦公營、公建民營、衛生院和養老院‘兩院一體’等多種運營方式,還改革原有‘一鎮一院’設施布局,積極構建縣級敬老院、中心敬老院、鄉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相互銜接、功能互補的設施體系?!鄙綎|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副處長王振宇介紹道。
“下一步,我們將指導各地積極貫徹落實《關于加快發展農村養老服務的指導意見》,從設施建設、服務供給、質量安全等多個方面,保障農村老年人不出村、不離鄉就能便捷享受專業養老服務。”民政部養老服務司相關負責人說。
服務更加專業
晚年生活有溫度有品質
“奶奶,您做得很棒,再多堅持一會。”在湖南省長沙市第一社會福利院安寧療護中心,養老護理員張威像往常一樣,帶著孫奶奶做康復訓練。
安寧療護中心的老年人比較特殊,張威除了要為他們提供身體方面的照護,還要提供心理、精神等方面的人文關懷,幫助他們舒適、有尊嚴地走好生命的最后一程。
為了更好地照顧這些老年人,張威苦練護理技能,不僅獲得了省五一勞動獎章、省養老護理職業技能競賽一等獎等榮譽,還在全國民政行業職業技能大賽養老護理員賽項中榮獲一等獎。
養老服務涉及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過硬的專業技能不可或缺?!盀榕囵B更多養老服務人才,我們將養老護理員納入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范圍,并加強與高等院校合作,開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課程,定向培育養老服務人才?!遍L沙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
破解養老服務人才短缺問題,需要多部門協同發力。民政部會同相關部門通過制定養老服務人才專項政策、修訂完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推動專業學科設置、開展技能提升行動、舉辦職業技能競賽等方式,加快推進以養老護理員為重點的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各地紛紛出臺舉措,加大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力度:北京、山西等地建立養老護理員入職補貼和崗位津貼制度;江蘇建立養老護理專業技術職稱體系;山東對設立養老服務相關專業院校提供資金獎補。
在北京市西城區白紙坊街道養老服務中心,每張床旁都擺放著一臺智慧照護終端設備,老年人的個人信息、護理計劃在上面一目了然。
針對失能照護服務過程中追溯評價難等問題,北京市民政局依托北京養老服務網開發智慧照護系統,在全市500余家養老機構統一配備1.2萬套智慧照護終端設備,引導護理人員根據照護計劃開展服務。通過智慧照護系統,終端機采集的數據可實時同步至北京養老服務網,確保養老機構履行服務協議。
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有力有效的監管。2020年9月,民政部公布新修訂的《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同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此后,民政部單獨或聯合相關部門出臺“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食品安全、消防安全、防范化解非法集資風險、重大事故隱患判定、預收費管理等系列監管政策,組織實施養老機構重大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民辦養老機構消防安全達標提升、經營性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打擊整治養老服務詐騙等專項工作。